服务热线:400-023-4588

新闻资讯

竞博体育三农新闻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4:38:51

  竞博体育地方新闻联播是农民获取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媒体竞争的白热化,尤其是网络、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地方新闻联播时政报道、成就报道偏多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使得节目的服务性不强,很多农村观众普遍感觉到这些信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帮助不大。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媒体报道的着眼重点在都市生活、城市建设和大工业项目上,对“三农”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三农”报道普遍面临着路途长、住宿差、时间紧的客观情况,很多年轻记者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造成了部分“三农”报道出现了采访不深入、内容不生动等问题。

  不同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三农”报道的内容、形式必须紧跟时展。当前地方新闻联播“三农”报道中,部分报道主题比较单调、陈旧,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农民、农村、农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主题单调陈旧、选点不新鲜、捕捉热点能力差等,也成为部分“三农”报道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发挥掌握政策信息的政治优势,让“三农”报道更加具有服务性、更加生动好看、更加与“三农”现实联动,成为各地“新闻部”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电视媒体人在前期策划、采访制作两方面进行创新。

  新闻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策划的竞争,好的新闻报道策划,能抢占先机实现独家报道。农口报道中很大一部分是重大的非事件新闻,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策划水平。

  作为关注社会舆情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地方新闻联播应该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三农”的宣传报道上,不仅要加大力度和密度,还要提升档次和水平。

  在组织策划新闻报道中,使“三农”报道与工业报道、科技报道、民生报道之间实现有机平衡。同时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特性,采取动态消息、头条报道、政策解读、农事快报、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等多种体裁和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让报道更鲜活、更真实、更新颖、更深刻。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做出的连续性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方式之一。相比平时的动态新闻和单条重点报道,能突出展现主题思想,起到深度、持续的传播效果,也最考验电视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成功的系列报道需要有好的策划。主题确定后,可以抽调业务精湛的一线记者和策划部门一起组成策划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做策划,各个分主题确立后,记者根据分到的主题进行联系和采访,这种“既统又分”的策划方式,避免了过去策划部门拍脑门、闭门造车的方式,同时也让熟悉行业特点的记者参与到策划的全过程中。比如今年“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倍增计划后,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栏目就及时跟进这一热点,策划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系列报道,通过选点新鲜、数据支撑的一系列报道,及时反映了各地在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方面的新举措,播出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信息传播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随着新媒体的壮大,媒体竞争进入新的白热化状态。地方新闻联播在发挥权威性优势、做好政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多种信息服务。

  媒体采访应该改变过去“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思维方式,通过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三农”面临的难题,把这些难题及时、准确传递给全社会,以引起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进而促进相关问题及时妥善地得到解决。比如在2011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内蒙土豆大丰收 销路遇难题”连续报道,不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公众的关注,央视甚至在节目中还播出了当地的电话,帮助农户推销起了土豆。地方新闻联播也可以采取这种连续追踪报道的方式,充分发挥地方新闻联播靠近基层的优势,把新闻报道与为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服务性。

  地方新闻联播如何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清新的形式,让观众接受和喜欢,这是电视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地方新闻联播的节目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纷纷开辟走基层专栏,创作出了一大批清新活泼、言之有物的新闻节目。

  “三农”领域更是因为它的基层特性,成为了各大媒体“走转改”活动的首站。如何把这一活动长效化、动态化的开展下去,需要各地新闻部门逐渐摸索建立业务考核、奖励激励等制度保障,使这一活动能够长效化、动态化,避免沦为“一阵风”。

  农民朋友具有朴实、羞涩的特点,面对镜头往往紧张,难以将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镜头前面,这就需要记者掌握与农民朋友沟通的技巧。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与农民朋友平等的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采访中,记者可以先与农民朋友唠家常,再逐步引导他们对采访问题进行回答,这种过程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也能达到心贴心的沟通效果。

  同时,记者也要善于从聊家常中发现新闻细节。农民朋友说话都比较朴实,但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新闻报道里生动的细节,因此,记者要善于发现并放大这些细节为报道增彩。

  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让新闻竞争更加激烈,改进传统的特技模式,引进最新电视特技手段进行包装制作,根据“三农”报道的特点进行特色化包装,已经势在必行。

  由于“三农”报道涉及很多的政策和数字,如何让城乡观众记得住这些生涩枯燥的政策和数字?最近很多地方新闻联播节目中,开始大量的尝试应用三维动画特技和卡通剪贴画。这些三维画面动感十足,而卡通剪贴画则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特技效果,让画面、新闻、数字能够灵动起来,也让电视新闻更加轻松、易懂。电视新闻报道是一个融合多种工序的工种,后期制作人员只有理解新闻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更加简明清新、灵动活泼的特技。而这些优秀的的包装创意,也将为“三农”新闻报道增添色彩。

  很多新闻记者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为了尽快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新闻采访工作,他们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学习。对于一名新闻记者而言,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在新闻记者队伍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心理浮躁、急于求成,不愿意深入农村。因此有些新闻记者写出的文章让读者觉得有点像闭门造车,有时甚至严重偏离事实。

  在现实中,存在新闻记者搞有偿新闻及新闻敲诈的案件,比如中华工商时报社驻浙江记者站的孟怀虎敲诈案和中国食品质量报社驻四川记者站(非法记者站)汪启明敲诈案。由于个别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再加上缺乏内部的管理和约束,他们的职业违规活动正在进一步升级,从违纪违规升级到违法犯罪。

  首先,要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党在一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做宣传、解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正如同志所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

  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和重托,把新闻媒体的工作做得更好,新闻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党的方针政策是党根据基本路线的要求而制定的具体工作规则。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使新闻记者在政治上与中央始终保持一致。

  其次,要加强新闻记者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是新闻敏锐的核心,是新闻记者的生命。不仅关系着新闻工作的成败,更是衡量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标尺和准则。政治敏锐性是新闻记者出精品的根本要素,是发现、鉴别、采写、发掘重大新闻主题与新闻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政治敏锐是一个成熟新闻记者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注重政治敏锐的培养。要充分认识培养新闻记者政治敏锐的重要性;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理论政策水平;深入实际,善于分析和比较,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政治敏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要提高新闻记者的理论素质。所谓新闻记者的理论素质当然指的是记者是否具备新闻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各类新闻稿件的写法是否熟悉,是否规范,新闻采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要通过大量实践不断积累作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一些经验,这样以后的工作才会慢慢走上轨道。

  其次,要提高新闻记者的文化素质。如果我们把新闻比作宝塔,业务就是塔身,政治是塔尖,文化是塔座,是基础。政治给新闻记者提供的是方向、角度、突破点;文化给新闻记者提供的是背景、基础、参照系。强调新闻记者的文化素质也有三个含义:一是有知识,采写能应对自如;二是有思想,能判断是非高低;三是会审美,能分清善恶美丑。因此新闻记者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底蕴、新闻业务娴熟、干练的调查研究能力。

  在提高新闻记者自身素质的同时,新闻记者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一名新闻记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新闻工作服务。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是新闻记者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新闻记者做好宣传报道应有的职责。因此,新闻记者应当对这方面有足够的认识,重视和培养自身勤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的良好作风。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报道有针对性、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所借鉴和指导作用、受到农村读者的欢迎、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

  新闻记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不断地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而要不断地写出好的新闻作品,首先就必须找到好的题材。基层和群众的深处,正是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新闻题材的源泉。事实上,许多从事新闻事业的前辈们的实践早已证明:大量“鲜活”的新闻,蕴藏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距离生活的激流越近,越容易抓到活蹦乱跳的“大鱼”。不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狠下工夫调查,认认真真挖掘,优秀的新闻作品就难以出现。“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这句新闻界的老行话,一方面告诫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善于在深入基层上下工夫,在深入群众中发现好题材,挖掘好新闻,写出好作品;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的新闻记者,多下基层,多同群众交谈,开阔视野、活跃思想,获得生动丰富的语言,为写出好的作品提供良好的条件。

  因此,有深度的、能够引起社会反响的三农报道,必定是新闻记者用腿跑出来的,绝不会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出来、坐在会议室就能采访出来、或者仅仅靠抄材料就能抄出来的。

  “历练方成大器”,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要不怕吃苦,坚持“五练”,即:练意志、练人品、练思考、练文笔、练深入。现在一些年轻的新闻记者与优秀的新闻记者对照起来,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吃苦的精神,缺乏“宁可不要命也要新闻”的斗志。不少新闻记者整天跑会议,拿材料,把采写新闻颠倒成了编写新闻;有的不出去采访,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上网“扒窃”,编造虚假新闻;写作上也没有创新、没有突破,还是老“八股”;内容上也是陈谷子烂芝麻,采取了几条措施,落实了几项规划等等;还有的预计什么什么,估计至少也什么什么,把还没有形成事实的东西,进行主观臆测,造成事实上的假新闻;经验性的东西多、总结式的东西多,用新闻事例说线篇:三农新闻范文

  作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应以强化为农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进入2009年以来,结合自身实际,《农村・农业・农民》B版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杂志开辟出《科技》、《健康》、《法律》、《旅游》、《养殖》5个栏目、10个版面为广大农民送去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健康常识、涉农法律信息、旅游、养殖技术,并开辟《帮帮忙》栏目,搭建农产品、农机具购销平台。

  要围绕增收这一目标,转换三农新闻报道的视角,把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商品生产宣传及时转移到提高农业社会化、产业化、标准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上来,反映各地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发展民营经济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增收新途径、新领域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为增收主体。

  2006年,安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为期五年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首战告捷:实现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如今俺们庄户人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种地不但不交‘皇粮国税’,政府还给俺补贴,政府的补贴就是对俺们农民的体贴,俺们再不使劲种地,真是对不起政府了!”曹店村53岁的农民周广彬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如果不深入田间地头,这些地道的农民语言是难以走上报纸版面的。

  站在一旁的王化东,说到养土鸡,他来了劲:“当地的土麻鸡拿到山上来放养,要不了几天,就能在果树上飞来飞去,鸡把害虫都吃了,我们的果树就不要打农药;鸡粪又可以肥田,增加果园的有机质;我们养的鸡都是土品种,不圈养,不投饲料,满山找虫吃,找野食吃,肉嫩味鲜,一般的鸡只能卖到三四块,而我们的土麻鸡要卖到七八块钱一斤,逢节假日就能超过十块。”

  如在《百姓眼中的新农村》一文中,笔者写道:走进村口,我们的心绪顿时收紧了。77岁的老支书陈世明一见到记者,就来了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条路、两排房,厕所靠厨房,门后一个臭水塘。”陈大爷说,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村里的环境卫生几乎没人过问。沿着村里的小路往里走,一路看去,草堆、猪圈、垃圾随处可见。短短的一句顺口溜,形象、贴切地刻画出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通俗易懂。

  诚然,县级电视台的竞争地位劣势明显,但也应看到生存和发展的新希望。广电总局2003年[7]号文件中曾规定“县级台可以办少量的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由此可以看出,上级管理部门对于办好地方新闻还是十分关心和关注的,作为一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县级台的新闻节目还是应该有着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县级电视台新闻也有其突出的优势,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本土化和平民化特点。

  近年来,我县电视台在新闻节目设计上坚持以贯彻县委决策、播报最新消息、关注人间万象、传承社会文明为宗旨,以短新闻为主,内容全、种类多。既有动态报道,也有深度报道;既有时政新闻,也有社会百态;既有领导活动,也有群众实践。对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去粗留精,写成简明新闻;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惜篇幅、深挖深究,形成重头报道,在群众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服务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节目设计必须适合农民口味,适应农民需求。坚持“为农呐喊是责、为农分忧是喜、为农吃苦是乐、助农发财是福”的理念,用朴素的感情和饱满的热情关心“三农”、关注“三农”、宣传“三农”、服务“三农”,尤其在宣传报道的内容上要贴近实际,认认真真变“镜头向上”为“镜头向下”,深入到农村、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民生活当中,与活生生的新闻事件和人物实现零距离接触,把镜头对准基层,把荧屏留给群众,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写农民之所需、播农民之所盼,把政策送到农民心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把信息传到农民耳里竞博体育,把致富路铺到农民脚下。

  如我县电视台针对广大农民急需了解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急需掌握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实际,与县扶贫、农业、林业、科技、畜牧等部门联合开办了《新农村》、《乡村四季》等专栏,从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总方针到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实质,从我县农业产业化布局到菜瓜果药畜的品种选择、病害防治,从国内外最新农业信息到各种大宗农产品的市场走势,合理整合、巧妙搭配,每周一期,有对外地经验的借鉴,有专业人士的分析,有众多农民的参与,解农民所惑、送农民所需,吸引了全县农民的眼球,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事实证明,县级台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批精品名牌栏目,增强凝聚力,提高收视率。而要办出精品名牌栏目,就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根植于群众,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此外,还必须加强节目的包装和宣传,使节目既实惠实用,又富有现代气息。在这方面我县电视台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我们针对近年来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联合工商、农业、司法等部门开办《农事“3·15”》专栏,不但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树立了电视台的威信,也架起了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农事“3·15”》也由此成长为全县农村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

  时下县级电视台的收视主体是占总收视人数90%以上的平民百姓,电视新闻在增强本土化特色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新闻节目是给平民百姓看的,它必须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而且直接依赖于平民百姓,这就要求我们电视人必须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必须站在平民百姓的位置上去考虑、去认识。力求采访报道既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又得到平民百姓的认同。以百姓诉求为主旨,以反映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竞博体育,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充分展现民生情态,包括就业、治安、科技致富、天灾人祸等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资讯。同时,还必须用平民百姓的语言去表达平民百姓的心声。

  2003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专门讨论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的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明确提出报道会议和领导同志的活动,要注意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注重新闻价值。县级电视台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改善会议新闻,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尽量压缩,对发生在本地的好新闻,努力将节目做深做透,使整个新闻呈现出以时政消息为主旋律、以典型经济等深度为报道重心、以社会新闻为视点的结构格局。

  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基本材料,运用同期声可以加强电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以往我们都比较注重新闻人物、领导人物同期声的运用,而忽略老百姓的观点和感受。普通群众用平实的语言在电视屏幕上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看法,这是他们的共同心愿。因此,可以说,同期声的运用不仅为群众参与开辟了一条渠道,而且也为群众建立了一个表达爱憎的讲坛。

  “科技兴农”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生产的发展离不开 科学 技术的推动,而科技的普及离不开媒体的宣传。随着新 农村 建设事业的展开,农业科技新闻成为许多媒体尤其是农业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宣传我国农业政策和反映农村情况的权威媒体,《农民日报》自80年代初期以来对农业科技信息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在新农村建设时期更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6-1981.5)和新农村建设时期(2006)的《农民日报》为研究对象,意在通过对这两个特殊时期的农业科技新闻进行分类统计,通过这两个时期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设置、形式的改变及数量的变化等来比较分析《农民日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报道的发展历程、变迁和存在的问题等,以探明今后报纸媒介农业科技新闻的采写与有效传播的新途径,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 参考 依据。

  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说,它报道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方针政策,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科学工作者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反映等等。①本文根据张占山主编的《农业实用新技术》②和牛盾主编的《1978-2003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③中关于农业科技的分类,以及《农民日报》科技新闻涉及的内容及农业行业的特点将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进行分类,即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将科技新闻报道大致分为以下10个类别:品种资源与育种、土壤肥料、栽培管理、贮藏加工、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用新技术、高科技、科技人物及其他。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加大了新品种推介的报道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新品种的报道仅有15条,占品种资源与育种类科技新闻年报道量的15.3%;而2006年有228条,是前者的15.2倍,所占比例也上升到了46.34%。这足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在宣传新品种的报道力度加大,对推动品种改良所起的作用。

  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不堪重负,而一些专家却指出,我国传统化肥施用利用率仅35%左右,农民买化肥的钱多半是白花了。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上下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测土配方施肥虽然科学,但普及率还不够高,许多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为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唤醒农民朋友们科学施肥的意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对测土配方施肥予以了大量的报道;在147条土壤肥料类科技新闻中,关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新闻就有78条,占该类新闻的53.06%。

  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发表的197条关于栽培管理的科技新闻中粮食作物占多数,有79条,占该类新闻的40.1%;关于经济作的有65条,占32.99%;余下的53条为综合报道。新农村建设时期,情况发生了逆转,关于粮食作物栽培管理的报道只有160条,占总数的28.67%,而关于经济作物的却上升到了289条,占总数的51.79%。研究中还发现,关于蔬菜、水果的栽培管理类新闻在报道量上有着惊人的增长速度(见图4)。

  畜牧兽医类科技新闻不仅报道量上有了很,而且内容上较前一时期丰富,出现了新的传播内容。八十年代初期,《农民日报》主要报道鸡、鸭、猪、牛、羊等禽畜的 科学 饲养,以及介绍一些国外的养殖技术。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除了报道以上内容外,还增加了宠物方面的报道等,以及动物疫病防治诸如禽流感等内容。在禽流感时期,几乎每期报纸都会有关于禽流感的报道,而且经常出现在报纸版面的重要位置。

  比较两个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不光报道数量上有很大差距,而且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变化。创刊初期,《农民日报》关于科技人物报道普遍较少且简短,在20篇科技人物报道中,其中仅有12篇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出现,图片小,且采用的是黑白印刷。这些新闻一般只是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简短的介绍,无法将科技人物从事科学活动的事迹进行全面地传达。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日报》专门设立了中华农业英才风采、农村科普先锋等专栏,加强了对科技人物的新闻报道。据统计,2006年的科技人物报道占年报道量的7.62%,而改革开放初期所占比重仅为3.22%。新时期的科技人物报道篇幅普遍较长,能详尽地报道科技人物及科学精神,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读者学习科技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科学精神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这两个时期,沼气技术均得到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日报》关于沼气技术的新闻报道有25条,占农用新技术科技新闻总量的50%。25年以后,关于沼气技术的报道量上升到了123条,仍占该类新闻总量的50%。作为我国农业的权威媒体,《农民日报》所作的长期宣传和报道在沼气技术的普及上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科技新闻的图片数量明显增多。改革开放时初期的科技新闻图片有98幅,25年后,增加到了522幅。研究发现,品种资源与育种、栽培管理、农用新技术、科技人物等科技新闻在不同时期均使用了较多的新闻图片。在图片尺寸方面,80年代初期普遍很小,平均20cm2左右,如1980年11月23日的一幅科技人物的图片大小为5.3cm×3.9cm。而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所使用的大多数图片尺寸都比较大,而且新时期的报纸有些版面采用彩色印刷的形式,更为清晰、形象生动。

  八十年代初期,《农民日报》的农业科技新闻一般编排在第六版,该版设有农科试验、学科学、国外农业科技等专栏。到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日报》打破了只用一个专门的版面来报道科技新闻的局面,将过去的小专栏演变为现今的专版或专刊。并对农业科技新闻作进一步的分类,设立了动物保健、畜牧兽医等版面,且在版内设立了家禽门诊、饲料与营养等专栏,方便读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研究发现,小专栏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八十年代初,《农民日报》设置的专栏有:时政新闻、每周农情、农村新事、大家讨论、今日世界、祖国在前进、国外农业科技、学科学等。现在的《农民日报》将曾经的小专栏扩大为专版、专刊,而且在许多版内也设有小专栏。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专栏的引导而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仅方便而且快捷。从而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民日报》版面设计的人性化。

  网络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概念。“网络新闻是指传送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传送者通过Internet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具体而言,网络新闻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而狭义的网络新闻则专指互联网上的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的新闻信息、其他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或新闻版块的新闻信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的专门网站所的新闻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的新闻信息等等。2004年11月5—6日,首次召开的全国农业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提出,农业新闻宣传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支持。农业新闻反映了农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既有最新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气象灾害等介绍,也有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通报,一直被人广为关注。网络新闻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关注。

  2.1.1农业科技新闻信息源。集中反映最新的科研动态,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水平。这类信息源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利用较多的部分,包括各种课题的立项新闻、结题鉴定新闻,有关新品种的育成报道、新产品的研制报道等。科技新闻信息的网站集中在一些专业的科研院所。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另外一些高校也会本校教职工的最新科研情况。

  2.1.2农业市场新闻信息源。这类信息源反映了各种农产品及生产原料的市场行情、供需情况、价格起伏变化及走向等。通过市场新闻,可以及时了解到某一农产品全国各地市场行情,从而指导销售。另外,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也可以对生产进行指导,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信息网上有个《批发市场》栏目,按月和周全国各大批发市场的各种蔬菜行情,比较权威实用。

  2.2.1政府网站新闻。这是网络农业新闻信息源中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源,主要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职能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贯彻执行政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新闻信息。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由农业厅信息中心所创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在这个网上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各种权威性的新闻信息,并且它有指向各个省农业网及各农业各行业的链接。据统计数据,政府网站中,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占59.4%,在所有信息服务中列第四位。

  2.2.2教育科研网站新闻信息源。各个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有关农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新闻信息。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农业在线上都有大量的权威的新闻信息源。据统计,在教育科研网中,提供新闻的占到49.2%,在所有提供的信息中,仅次于学校和院系介绍,名列第三位。

  网络是一个海量的世界,内容之多,数不胜数。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2004年全国域名数约为185.23万个,全国网站数约为66.89万个,全国网页总数约为6.5亿个,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为1297个,全国网页总字节数约为20537GB,平均每个网页字节数为23.68KB,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字节数为30700KB。这些数量巨大的信息中,大部分是新闻。在农业网站也一样,新闻占较大篇幅。

  网络新闻由于采用了高效率的电子手段编辑和传播,省去了传统报纸的制版、印刷和发行等环节,因而其时效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快速到几乎可与事件进程同时传播。据统计,政府网站新闻每日更新量达到50%,而企业网站的行业新闻和企业动态/新闻更新频率仅在电子期刊之后,分列2、3位,频率分别达28.4%和27.3%。

  搜索引擎(SearchEngine)是利用网络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是随着WEB信息的迅速增加,从1995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按照一定的策略,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中搜集、发现信息,对信息进行理解、提取、组织和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从而起到信息导航的目的。现在常用的一些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都有专门的新闻搜索功能,在输入框输入所要查找的新闻的关键词,选择新闻搜索,敲回车之后,就可以看到相应的结果。由于网络资源太多,有时会出现结果过多的情况,这时可以再输入一个检索词,经缩小检索范围,最终可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以百度为例,搜索新闻的技巧有以下几点:

  民生新闻在中国的最早出现是在十几年前以晚报兴起为开端,而作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是以2002年1月1日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为标志,随后的6年多时间里,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出现“井喷”,导致各台收视率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江苏电视台的《1860新闻眼》、河南都市频道的《DV观察》、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湖北经视的《经视直播》,等等。

  民生新闻的开播伊始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推广和学习,但是从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催我们深思,令我们警醒,笔者认为最大的缺憾就是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都只是关注“市井新闻”,并且题材过于粗俗化、市井化、题材狭窄琐碎、越位审判,过多强调娱乐功能,一味追求负面报道,而面对广大民众传播的民生新闻的对象应该包括市民和农民,但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将最需要关注的、比例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边缘化”了,涉及农民兄弟的衣食住行、农耕信息、农业政策等的报道严重缺失。①

  省级电视台对本真的农民信息的“遗忘”。最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关于农村、农业的报道明显增多,算得上“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但本来应该是“三农”报道主体的农民,却被忽视了,农业部门或地方政府,反而成为报道的主角,很少有来自农村基层的声音。而省级电视台其实是最有条件做好关于农村民生新闻的平台,可现状却是:省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只局限于对市民生活状态进行报道,很少有来自农村基层的声音。

  2002年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使“民生新闻”这个名词迅速火爆起来,各个省级电视台纷纷开辟民生新闻栏目,以求在这个火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是节目的主要定位是在城市,民生新闻栏目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民生新闻”,对农民的关注和城市居民相比非常有限,就是有也只是少得可怜的一点,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些家长里短的一些生活琐事,没有关注农民想要解决的问题,很少涉及解决国家应该解决农民的一些提议,没有为农民的呼声充当“传话筒”。这里的媒体不是代表农民的根本切身利益,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而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商业目的,为了追求收视率,报道的内容也很庸俗化。

  基层电视台的民生节目也对农民有所忽视。基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内容大多是过年过节政府领导领着一行人看望贫困家庭,把爱心款放在受助人手中,这也仅仅是针对城市贫困居民的报道,而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很少涉及,其实对于基层电视台来说,关注农民生存状态的取材是最方便的,但是为什么报道只是报喜不报忧?只是报道说李三外出务工挣了多少多少钱,今年李四盖新房了等给人一片繁荣情景,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中国的农民生存状态绝大多数都是极其恶劣的,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政治方面最关注的问题。在做好农民民生新闻时一定要注意“节目的目标受众仅仅是农民,还是包括决策部门和决策人”,②这样就可以得到本真的农民信息了。

  农民选题不受市民观众欢迎。这是因为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面向的观众是城市的民众,这些受众平时比较关注的是那些发生在自己城市身边的故事,而对于发生在贫穷地方的农村新闻则不感兴趣,并且市民对农村和农民戴有“有色眼镜”,这是因为农民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经常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多是被批评的对象;二是以调侃的对象出现,这样让广大市民对农民有了“固定的成见”,用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的话说:“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解脱它。”②虽然现在的农民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是用永远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问题是万万不可的,我们的农民兄弟绝大部分是勤劳善良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忽视了农民的地位,就是忽视了我们国家的根基。

  媒体、广告商重利益看回报。农村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居住比较分散,对涉及农民新闻的采集、制作竞博体育、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而对广告商来说则更看重的是城市人口的高收入、高消费,相较于城市人群,农村的经济现状毕竟不能为其带来更大的利益回报,国家对农扶植较弱,虽然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但是农村问题毕竟是一个重大问题,在现阶段,农村诸多问题的解决也有待时日,因此农村的媒体状况也不容乐观,这样对农民话语权的缺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么农村民生新闻还有没有出路,当然有,正因为农村民生新闻的缺失,我们更应该寻找发展农村民生新闻的可行性,正如施拉姆所说:“信息不仅在国家之间流动失衡,在国家内的流动也很不平衡,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在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④正是有差距,我们才要寻求弥合差距的方法。发展农村民生新闻的可行性有以下几点:

  广阔的可充分发掘题材的空间。与城市民生新闻家长里短的题材相比,农村具有广阔的可发掘的题材空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收视群体,在农村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媒体可以以农民生活、农民思想、农民的经济收入为题材,进行农村民生新闻的报道,农村的医疗、教育、卫生、社保也是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医疗问题是个大问题,农民的生活很有可能由于一场大病从小康转为赤贫。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一直是农民最大的难题,媒体在此方面应该发挥媒体的作用,呼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为特困农民解燃眉之急。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养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题材竞博体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需要。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理想社会,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现阶段的和谐程度还不高。何宏光等通过对当前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非健康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阵地。⑤这样的状况势必阻碍我国和谐程度的进程,我们的媒体也应多关注“三农”,指导农村精神文明的提升。

  报道农村民生新闻我们必须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注意报道本土化的新闻,引导农民关注身边的事;二是要具有指导意识,解难释惑,帮助“三农”问题得到最有力的解决;三是“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的本质、贴近生活的主流、贴近人民的愿望;四是注重农村的舆论宣传,及时传递广大农民的心声,积极引导农村舆论的方向,给广大农村提供一个安定的局面。

  现阶段电视民生新闻在农村的缺失,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对这种状况的改善,必须依赖电视大众媒介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能在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事情上拥有主动权,这是媒体应当为、可以为、可作为的事。电视首先、而且、必须摘掉有色眼镜,采取平民视角,深入农村、农民,全面展现新农民新形象,赞美他们的优良品质,让电视展示农民之忧,使媒体成为农民之友,有利于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和谐的氛围,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起来,让每个公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前我国对农节目存在两大不足:第一,创办农村节目的指导思想与市场需求难以适应。长期以来农民被看作边缘,且传统上一般认为农民观念落后。愚昧无知,思想保守。因此当前我国对农节目的指导思想偏重对于农村新貌的宣传介绍,强调注重科技,注重信息的农业生产思想,政策性宣传多、经验性报道多、领导的言论多,以个体农民为对象的报道少。显然,这种报道缺乏实用性,流于空泛。

  第二,单向灌输式的传播严重忽视了农民在乡村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拥有信息权的各级媒体以信息传播主体地位自居,主观认定农民需要什么样的节目,向农民铺天盖地地各种科技信息和致富信息,期望这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却并不了解什么时候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适合哪个具体地区的农民,农民不会因为他们的农民身份而去观看与自己的经济活动相关度不高,与自己生产生活无多大实在好处的所谓对农节目,态度漠然不足为怪。

  传统乡民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技术。在家庭经营条件下,农民虽然有采用技术提高收入的愿望,但是家庭资本的有限性,不但使农民很难承担技术更新的成本,而且无力承担技术投资的风险。按照米格代尔的说法,农民所以对“变革充满怀疑,因为他们意识到那些所谓的进步可能把他们带入比现在还糟糕的地步,对这些在生存边缘上的农民来讲,这是种无法承受的风险,对变革不信任的最终原因在于对自身已经少得可怜的那点利益的担忧。”广大农村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小生产观念和保守思想,严重阻碍了农民对农业节目特别是农业科技节目的认知。

  再来看看农民所处的农业大环境。农业至今仍是国民经济中薄弱的一环,耕地有限,耕地细碎化,使农业规模化竞博体育、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而“传统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并不需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信息,人际传播以及小群体传播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已经能够满足传统农村生活的信息需求。”且农业比较效益低,不少地区农业变成了副业,大批劳动力分流,出现了务工经商为主而种责任田为辅的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种田满足于“够吃就行”,并不指望靠一亩三分地发家致富,责任田成为保底田。在这种大环境下,农民的心思并不在种田上,那么要农民对电视里的对农节目抱多大的兴趣和期望呢?

  总而言之,从媒介内容来看,所传播的信息与农民的经济活动相关度低,没有扣准农民的实际需求;从农民受众心理来讲,农民并不把电视看作与他们现实利益紧密相连的发展工具,而是一个匣子,从中可以得到娱乐和休闲;是一个窗口,透过它能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农业大环境来看,农业还没有成为需要信息来支撑的产业,农民还是天生的农民,而不是具有信息意识的职业农民。从这三个视角再来看农民的媒介接触行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农民的选择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恰恰是相符的。

  电视中的娱乐类节目,因为它们被认为与发展关系不大,其作用与功能被我们严重忽略。事实上,对于农村受众而言,娱乐类节目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更易于影响思想观念的变更,是新观念和新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当农民大量接触娱乐性节目时,节目中传播的城市文明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们,从而发挥更新农民观念的作用。“大众媒介对于农村现代性的增长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就表现在通过媒介的传播所引起的农村受众观念的变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农民的现代化,比起发展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并不逊色。

  一、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记者深知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的重要特点,为追求形式上的这一特点,经常大量地使用同期声。但仅仅是为用而用,徒有形式。至于该用不该用,该如何用好却缺乏推敲。有的记者甚至为了领导、朋友、熟人的面子和关系,送了人情,成了人情同期声。这一现象在一些电视媒体和记者的新闻稿片中屡见不鲜。

  二、人为导演,矫揉造作。在这类同期声中,被采访人的所言与其身份不相符合,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情态也不自然。所讲内容和语言风格,有明显的记者“导演”和“教说”的痕迹。这样的同期声当然缺乏亲和力和真实感,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但从本质讲它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舆论效果,也是非常有害的。

  三、要使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同期声是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要求解说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作为电视语言形式之一的同期声同样要求准确、生动,形象。要使采录的同期声准确、生动、形象,记者就要注意深入实际,深^基层,深入现场。多采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群众的原生态语言本身很生动,很形象,很真切感人,要比。官腔。有表现力得多。此外,还要注意简洁,即在后期剪辑中精心选择已采录的同期声,要走出“同期声用得多用得长,就是有分量有深度”的误区。

  四、要使同期声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典型性,权威性就是指选择被采访的人物具有代表性,所谈的内容有普遍性。是能够令观众信服的陈述、主张或观点。是一种“非他(她)莫属”、“即此而非彼”的东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般地讲,在用画面不好表现,用解说没有相应的画面配合的情形下,用同期声表达来弥补。

咨询热线:400-023-4588
Copyright © 2012-2024 乐鱼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